大连高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科技创新基地暨自创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3-01-20 00:00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同意沈大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16〕65号)精神,认真落实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奋斗目标,深入推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科技创新基地的有关部署,根据《辽宁省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大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5年)》《大连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加快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科技创新基地和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特制定此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沈阳、大连两个国家高新区建设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沈大自创区”)。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谋划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连高新区始终坚持“又高又新”发展理念,坚持以自创区建设引领科技创新为主线,全力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努力建设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和开放创新先导区,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自创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1.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各项重点指标表现优异。2021年,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大连高新片区(以下简称“自创区大连高新片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1亿元,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5亿元,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增长1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274.1亿元,增长10.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5%,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21亿美元,省外实际到位内资完成102.3亿元,外贸进出口额78.1亿元。2021年,我区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通报表扬为全国6个“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之一;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和国家高新区绩效评价均居东北地区首位,“又高又新”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二是超额完成自创区重点指标任务。全部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见下图)。截至2021年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2016年增加841家,增幅达370.5%;年专利授权量增加2458件,增幅162%;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增加5134件,增幅159%;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加89件,增幅524%;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加95亿元,增幅183.4%;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9%,研发水平大幅提升。圆满完成了承担的省级重点项目48个、市级重点项目20个、区级重点项目65个。近年来引进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共37项,包括思爱普(SAP)大连研究院、亚马逊公司技术支持中心、特斯拉技术支持中心、长城汽车的数字化研发中心等高质量项目,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项目数量已超过130家。

                    表1. 自创区大连高新片区重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16年末

   

2019年末

   

2020年末

   

2021年末

   

 1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227家

   

757家

   

967家

   

1068家

   

 2

   

专利授权量

   

1516件

   

2658件

   

3187件

   

3974件

   

 3

   

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累计)

   

3221件

   

5690件

   

6726件

   

8355件

   

 4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17件

   

173件

   

198件

   

106件

   

 5

   

技术合同成交额

   

51.8亿元

   

102亿元

   

123亿元

   

146.8亿元

   

 6

   

R&D投入占GDP比重

   

3.1%

   

4.0%

   

5.2%

   

5.9%

   

2.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壮大

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做大做强围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千亿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发展洁净能源、智能制造、生命科学、文化创意、海洋科技和新材料等产业。

一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不断做强。规划建设有大连软件园、七贤岭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河口国际软件园、黄泥川·天地软件园和华信软件园等多个专业软件园,已经拥有3000余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建设了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和民办东软信息学院,吸引SAP在大连成立中国研究院大连分院,成为SAP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大支持中心;全国首家特斯拉技术服务公司和奥林巴斯亚太地区唯一的流程交付中心入驻。集聚软件人才超过16万人,产业发展不断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广泛延伸。

二是推动新兴领域硕果累累。在智能科技领域,华录松下和中冶焦耐获评国家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大连优迅科技成为全球领先的5G传输芯片供应商,已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预计2023年实现公开发行;九成通用飞机全面加强飞机研发体系试验能力;BAC中国新工厂正式投入运营,亚太研发中心开工建设。在新材料领域,科天新材料高端铝材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筹建新材料研究院;路明科技落地稀土发光材料及制品产业化项目,巩固在新型系列稀土蓄光发光领域的国际技术主导地位。在洁净能源领域,以英歌石洁净能源科学城为牵引,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洁净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洁净能源研发、中试和产业化;新源动力燃料电池技术应用于广汽氢燃料汽车;海外华昇高精度纳米级金属导电浆料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在生命科学领域,依托干细胞与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臻溪谷生命科学中心、康元生物医学材料转化中心,打造科研、成果转化与创业孵化为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东北首个针对病原微生物基因变异检测的研究中心落户大连;东软教育健康培训基地博川校区已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心医国际与华为合作建设了全国最大医疗服务云,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文化创意领域,华录集团连续四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博涛文化获批第四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坐标数码等4家公司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在海洋科技领域,遨海科技依托其海陆空多维空间数据传输技术优势打造“海上华为”,为海上通讯安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贝斯特船桥设备成功列装海军。

3.创新主体培育体系基本建立

一是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截至2021年末,自创区大连高新片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800家,占全市的科小总数比例达到39%;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68家,占全市的高企总数比例达35%;雏鹰数量突破500家,占全市比重的56%;瞪羚企业数量达到60家,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0%;独角兽类企业数量达到6家,占全市比重的100%。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8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3个;博士后工作站19个。

二是推进创新主体培育体系建立。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3家试点高新区,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管理,形成了涵盖技术创新、成长经营、正向辅助、逆向辅助四大维度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完成了2807家企业的积分评价,并召开了企业创新积分成果发布会,发布了2020年度创新积分百强企业名单。构建了企业管理新机制,通过建立创新积分管理平台,确立了企业创新积分制的路径;推出了科学培育新模式,突出“精准”和“靶向”的特点,精细化挖掘各类创新主体和科技项目后备种苗;推动了数字化管理新实践,整合全区各层级企业数据,实现企业自画像自动生;开拓了积分应用新场景,通过政银企合作,推动“创新积分贷”信贷产品落地打破了科技型轻资产企业由于无抵押无法贷款的瓶颈,突显了创新主体挖掘机制、引导机制、奖励机制、赋能机制的机制创新,打造了“科小—高企—雏鹰—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梯度孵化培育体系。

4.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健康发展

一是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滨海实验室和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的黄海实验室被列为“辽宁实验室”序列,中科院大学能源学院正式交付使用,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关键核心设备研制取得进展;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已组建和引进研发团队22个,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38人,累计承担和签订科研项目60余项,形成了年均200人以上的专业型人才培训能力;大连干细胞与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已培育省级首批学术头雁1名、“兴辽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名、青年拔尖人才1名;引进意大利菲亚特汽车集团马瑞利交付中心、澳鹏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大数据服务中心、富赛汽车电子研发中心、长城汽车产品数字化中心等16个重点项目。

二是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推进全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工作,总计17个联盟入选全省首批典型类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名单,占全市的比例超过40%,其中8个联盟入选首批“揭榜挂帅”榜单。截至2021年末,累计申报典型类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数量达到31个,占全市(71个)比例的43.7%;申报提升类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数量达到95家,占全市(136个)比例的69.8%。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全区现已获批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个,申报数量占全市的比重超过70%,获批建设市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占全市的100%。

5.人才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高端创新人才集聚。截至2021年末,全区共有院士14人,国家级人才79人,辽宁省“百千万”工程人才58人,国务院和市政府特殊津贴143人,大连市高层次人才1514人,城市发展紧缺人才642人;高新区“海创工程”人才183人。现有知识型从业人才13.1万人。2016年起实施“人才归巢”计划,已有千余名人才回归。实施“海创工程”战略,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在我区创办企业495家;入围项目183个;获得知识产权449项。实施“科创工程”战略,以“人才+项目+资本+服务”方式,开展引才引智,聚焦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无偿资助扶持资金最高可达1000万。截至2021年末,已吸引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创业项目187个。

二是推进建设对外招才引智平台。连续22年举办“海创周”,全面实施线上路演常态化机制,聚焦“人才、项目、资本”,全面推动“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2021年海创周共吸引来自北美、日韩、新加坡、俄罗斯及英国、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193位学子参与,其中,硕士及以上占比90%,博士占比51%;吸纳138个项目参与21场线上项目路演,现场活动网络浏览量12万人次,页面点击量10786人次,招才引智成效显著。积极争取并承办“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赛”和“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洁净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两项国家级赛事,网联车专业赛共征集参赛项目346个,覆盖28个省市地区;洁净能源专业赛共征集参赛项目195个,覆盖26个省市地区。力争通过3—5年,依托国家级赛事平台吸引行业头部资源和高端创新人才,助推产业发展壮大。

6.金融服务发展体系逐渐健全

一是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自创区大连高新区片区科技金融生态建设全面发力,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3家,在管基金44支,在管基金总规模49.34亿元,各项指标均在全市居于首位。大连市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多支基金计划落户高新区,总规模13亿元,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天使基金设立工作快速推进。2022年区内企业新增股权融资10亿元;全力创建科技部火炬中心“十百千万”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与9家银行达成创新积分贷合作意向;中信银行“科技支行”在高新区开业;工商银行在我区成立新市场特色支行,已为744家企业提供8亿元授信额度。

二是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实现新突破。大连国新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落户高新区,首期注册资金10亿元实缴到位。积极推动创业担保落地,2021年创业担保贷款放款500.47万元,实现高新区创业担保贷款零的突破。在全市率先设立产业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已到位资金1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9亿元。截至2021年底,现有境内外上市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四板挂牌企业116家,已形成10家准上市企业、30家拟上市后备企业,60家上市种子企业的后备企业库。

7.创新创业生态加速优化

一是推进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全区累计建设众创空间43家,其中15家获国家科技部备案,占全市58%;累计服务初创企业2392家、团队3040个。有市级以上孵化器1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家,占全市46%。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累计为高新区输送各类企业3000余家,新涌现40余家高成长企业,150家企业获得社会资本投资12.33亿元,70余家企业在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各类奖项百余项。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2018年被国务院列入“落实创新创业政策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推荐激励名单;2019年被评为全国12家进步明显的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在全国120家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位列第三名。创业服务中心连续六年获评国家级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连续四年跻身“互联网+科技孵化机构TOP100”前十名。81港众创空间获得“辽宁省退役军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

二是推进打造东北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主要指标居全市前列;以“高新核、智慧芯”为特色全新改建公共服务中心,“5G全覆盖+智慧化政务服务”打造多项全省领先亮点;深化“两个集中”改革,完成公共服务进大厅、社区政务服务驿站全覆盖建设,打造“15分钟政务圈”;创新建立“民呼我应”群众诉求联应联办制度、政策兑现“五个一、双主动”制度等,以高效扎实的服务机制满足企业和群众切身需求。

8.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

一是推进构建完备精准的创新政策体系。按照简单管用、精准撬动原则,对原有产业政策优化整合,出台实施《关于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高新20条”)及其实施细则和7个配套文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高端创新资源、新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新业务新模式、高成长型企业以及优质企业、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最适宜人才创新、企业发展、产业做大的政策体系。

二是推进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对原来实际运行的20个机关部门精简5个,定编机关部门15个,精简比例55%;成功竞聘的208人中,档案封存的150人,占比62%;放弃身份的58人,占比24%。在事业单位优化改革中,按照整体划转、全部纳编的原则,将488名事业单位人员和4名机关分流人员全部纳编到事业单位,彻底解决了长达近20年的混岗问题;落实街道“三定”规定,配强领导班子,配齐干部编制;聚焦城市开发建设、园区运营服务、产业发展投资,对现有国企进行重组和新建,优化“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自创区大连高新区片区建设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与发达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和不足,如: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能力有待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端人才集聚等还有一定差距。产业级次待进一步提升,缺少千亿级和百亿级创新型领军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小而散,缺乏核心竞争力。科技服务市场不活跃,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自创区大连高新区片区协同创新模式和辐射带动作用等需要进一步突破。

(二)面临形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日趋激烈;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必然要求。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应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率先实现以新发展理念为内涵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而高标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实践,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自创区大连高新区片区未来发展面临新机遇、新要求和新挑战。

从国际看,现在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面临重大变革;新冠疫情全球化、持续化发展,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企业投资意愿降低,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另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将持续全面爆发,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硬科技创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场景营造等成为新的时代标志,创新创业生态成为新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机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趋势下,自创区大连高新区片区应加快创新驱动步伐,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国“十四五”时期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自创区大连高新区片区应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入源头活水和创新动力。

从区域看,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进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时期,逐步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大连市是东北全面振兴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大连要成为数字大连、制造强市、引领辽宁、东北振兴发展的排头兵。自创区大连高新区片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东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高地和自主创新的平台,又是大连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应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开放协同等领域引领带动全市和全省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又高又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国家、省、市科技创新规划指引,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引领示范大连和东北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做好“三篇大文章”,着眼自主创新、产业发展、企业培育、环境优化、开放协同、改革深化六大任务,推进建设科技创新重大平台,构建以“前沿创新和高端创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体系,以“产业数字解决方案中心”为核心的特色产业体系,形成数字经济特色发展模式,培育强竞争力的高成长企业集群,健全人才及金融服务体系,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科技创新基地和“生态宜居、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园区”,成为大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东北亚创新创业创投中心”、辽宁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为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规划统领,规范建设。全面落实国家、辽宁省和大连市关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系列部署,和省市区“十四五”规划精神,进一步完善“省市统筹、区域建设、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努力完成国家和省市赋予大连高新区的各项任务。

——创新驱动,完善体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提升自创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自主创新,引领发展。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路径,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政府管理服务创新等,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引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引领大连和辽宁创新发展。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紧紧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一轮东北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重点围绕产业升级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新要求,以数据技术产业为核心,突出高新区特色,打造高新区优势,树立品牌意识,在全国率先塑造大连高新区数字技术产业的品牌形象。

——开放协同,辐射带动。以开放式创新为指引,统筹整合沈大优势资源,推进沈大创新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全国大循环体系,深化对日韩合作和全球链接,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示范带动全市和沈大自创区创新崛起。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将自创区大连高新区片区打造成为引领东北高质量发展和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创新资源集聚高地,成为东北亚区域领先、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枢纽和新兴产业增长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

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力争每年用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企业培育、创投引导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占区级可支配财力比例不低于10%。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超过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量200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超过205亿元。

创新绩效显著提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重点培养瞪羚、独角兽企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到2025年,拥有雏鹰、瞪羚、独角兽类企业等新型创新主体超过85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3300家。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力争每年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领军团队10个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名以上,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机构数量3家以上;力争每年新增孵化载体数量超过3家,各类市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超过5家。

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激发创新活力。

三、重点任务

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不断夯实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大基础”,强化科研-研发-量产-市场“四个关键环节”,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要素集聚地、成果转化新高地、新兴产业发源地、体制改革试验地。

(一)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力量,推进英歌石科学城建设;以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优化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1.加快建设英歌石科学城。为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大连创新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跃升,按照“两年见雏形,五年全面运营”的奋斗目标,突出“1”一洁净能源主线,向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等“X”个战略新兴领域深化拓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全力争建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高水平建设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等高能级实验室。充分发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洁净能源领域科研聚合能力,争建“双碳”国家实验室。集聚大连理工大学智能制造、海洋工程、精细化工等领域核心科研力量,布局科技创新基地。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攻克前沿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建立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全链条促进机制,推进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交互融通,完善项目立项、研发、中小试、产业化的有效闭环。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综合体,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人才特区”,引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水准中试基地,构建从研发到转化的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评估、转化、融资、交易等多元化科技服务平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快集聚头部创新型企业,构建企业当“盟主”的产学研市场化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科研+开发+产业”的科创产业共同体,发挥“一区多园”政策优势,进一步提高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率、科技型企业增长率。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构建企业创新画像,精准量化支持优秀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织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培育计划,鼓励企业以自建、共建等方式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专项,牵头组织或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鼓励校企构建“企业出题—院校攻关—企业转化”的定向科技研发流程,实施应用交付导向的协同创新。

3.有序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构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一体化科技创新链条,建设一批体制机制灵活、投资主体多元化、创新服务能力强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研究成果向技术、产业转化。重点推进大连干细胞与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和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等一批具备产业技术研发和企业孵化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市场化运行制度、人事薪酬制度,建立“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团队为主”的建设管理新机制,以“项目经理制”为核心的自主化科研管理运营机制。谋划和推动辽宁省海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智能航运一体化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新项目落地。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申报建设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升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和质量。

4.开展“名校名院名企”引进行动。加强与中科院各研究所以及“双一流”高校的对接,谋划引进一批与高新区发展契合度高、产业发展前景好的创新平台项目。探索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软件所、东北大学等在数字技术领域,与哈工大、北理工等在智能制造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跟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强、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投资意向,吸引在大连设立研发中心及第二总部。

5.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加大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支持力度,依托省市“揭榜挂帅”“   带土移植”等政策,对在区内落地的科技成果技术输出方、技术吸纳方给予支持。集聚一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培育一批职业技术经理人,依托市场化力量开展技术成果的挖掘、收储、布局、评估、托管、交易、转化等工作。依托专业服务机构搭建科技成果萃取对接服务平台,协助院校开展有产业化潜力科技成果的挖掘与发布,推进高价值成果与企业需求、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依托对外合作优势,吸引知名跨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落户。

6.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实施知识产权“创造、管理、服务、运用、保护”五大提升工程,开展高价值专利辅导培育,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专利奖。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依托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大连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及产业联盟等组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调查统计、运营服务等工作体系。推动知识产权资本化产业化,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力度,支持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发交易。建立知识产权信用评价体系,以及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体系。   

(二)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重点推进以数据技术为基础和核心,以数字技术垂直应用为重点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集中优势资源,加速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向数字技术产业全面转型,快速培育大连高新区的数字技术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发挥数字技术的主导和贯通作用,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元宇宙、车联网、洁净能源、生命健康、文化旅游、智慧海洋、智能制造和数字贸易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围绕九个重点领域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和商业运营平台,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强化创新链,打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把高新区建设成大连“两先区”示范区,成为大连、辽宁及东北地区数字化发展和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

1.打造“1+8”产业共同发展新格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充分发挥大连高新区20多年形成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基础,快速推动其向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及5G应用等数字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抢占数字化时代大连高新区数字技术发展的新优势。元宇宙产业,系统整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和AR、VR、XR、MR等数字技术,深度挖掘元宇宙的技术和产业内涵,积极拓展元宇宙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互动发展,奋力抢占元宇宙产业发展新风口。车联网产业,抓住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即将爆发式增长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高新区的车联网研发生产优势,加快布局车联网产业,尽快把车联网产业打造成高新区的优势产业。洁净能源产业,发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积极推进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建设,把英歌石科学城建设成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示范基地。生命健康产业,积极参与推动中日合作大连国际生命科学走廊建设,促进BT+IT技术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两大特色领域,支持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用材料。文化旅游产业,利用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校集聚、人才汇聚等综合优势,以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传媒与网络内容、文化创意体验四大领域为重点,精心培育具有高新区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智慧海洋产业,全面推进大连海洋产业智慧化,推动本地科研院所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发展以海洋信息化为重点的船用电子、无人船舶等技术产品,为海洋养殖、海洋捕捞、远洋运输等行业提供智能化数字化解决方案,布局海洋生物医药、开发出系列智慧化的海洋技术和产品。智能制造产业,面向大连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大力推进数据技术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全面应用,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抓紧布局智慧制造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努力培育高新区在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新型制造业的新优势。数字贸易产业,高标准推进高新区国家数字贸易出口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服务出口和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贸易方式数字化和贸易对象数字化。依托高新区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2.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等制度,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并加强投资额亿元以上重点科技项目招商引资。支持大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及相关高校院所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牵头建设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开展共性技术攻关。支持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各大创新平台主导或参与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支持开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大对安全生产科研项目的投入,推动安全生产成熟适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对重点科技项目的支持比例,持续推进一批省市重大科技计划和研发专项。

3.实施跨界融合的场景示范项目。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新技术、研究新产品、推广新模式的需求,为企业开放资源,引导大企业、创投资本、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建设一批标杆型示范场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通过提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环境、真实的市场需求和实验数据,加速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重点推进奥托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汽车电子产业研究院、文远知行无人车项目、融科储能中试平台等场景示范项目。

(三)培育强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围绕企业全生命成长周期和“科小—高企—雏鹰—瞪羚—独角兽—领军企业”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覆盖企业成长各阶段、技术创新各方面的科技创新政策,培育一批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探索平台生态链接,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1.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精准支持新兴产业领域中技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初创型企业,提供研发投入奖补、创新平台建设、新产品示范应用、产业用房等方面的扶持。加大企业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生产要素、用地用房成本。支持科技创新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适当倾斜,鼓励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的科研仪器、试验设施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特派员精准帮扶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2.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遴选一批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加快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包,加强政策解读和申报指导,加大奖补力度,激发企业申报积极性。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通过建立工作台账、问题清单等方式精准施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牵头申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探索开发“高新贷”产品,加大各级各类专项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生产活动的支持力度。

3.加快培育高成长企业。成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联合专业机构开展调研、挖掘、遴选、研究及年度榜单发布工作。设立高成长企业培育专项资金,为种子企业、入选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资金奖励。组建瞪羚独角兽企业俱乐部,搭建企业、政府、投资机构及服务机构的交流平台。开展“爆品企业”挖掘行动,帮助企业引聚流量、开拓市场。加强与中关村、上海、深圳等高成长企业集聚区的链接合作,吸引瞪羚独角兽企业投资落位户。

4.加快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全球化布局,在关键技术领域组织科研攻关,持续壮大发展规模和影响力。推进大企业平台化发展,鼓励以大企业为主体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通过战略投资、业务裂变、内部孵化等方式,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开放数据、平台、设备等资源,搭建开源技术平台、开放创新平台、创客社群、分布式制造平台等,开展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产品服务采购。完善上市培育机制,扶持一批成长快、潜力大、领域新的企业上市融资。

5.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完善上市培育机制,扶持一批成长快、潜力大、领域新的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华录智达、如是集团、同方软银等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公司债、双创债等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开展上市企业并购重组培育与辅导,支持企业通过重组并购做大做强。要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重点在给予企业上市奖补、企业股权融资奖励、争取国家政府类专项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6.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打造平台企业引领的生态圈,鼓励华录、信华信、东软、亿达等区内大企业构建关联企业创新网络,通过提供嵌入服务,打造平台生态圈,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资源,引导行业关联企业与配套企业的集聚与协同,形成产业良性互动、价值再造的良好发展局面。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支持大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技术入股、并购等市场机制与其他创业主体协同聚集,优化配置技术、设备、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创新生态圈。

(四)健全人才及金融服务体系

加速推进人才强区建设,推进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兴连英才计划”和《高新区人才强区建设实施意见》,以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为目标,围绕主导产业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围绕企业全生命成长周期,构建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建设科技金融集聚区,提高科技金融场景适配能力,提高财政科技创新资金效率,探索资本招商新路径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1.实施英歌石科学城“人才特区”计划。加快建设以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为代表的新一批实验室,集聚洁净能源、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1+X”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引智,加快集聚创新型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国内外高校院所及头部企业在英歌石科学城建设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等科研平台,以优质科研平台的引入,汇聚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

2.持续开展“海创工程”“科创工程”。提升“海创周”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办会能力,创新数字化、云端化办会模式,聚焦专业领域、高端人才和精品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持续扩大大会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做好面向海外人才的“海创工程”和面向科研人员的“科创工程”,引进或培养数字技术、洁净能源等领域的有望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水平、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扶持力度,定制化建设实验室、科学家工作室、研究院等,对战略科技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不设上限等扶持措施。

3.吸引培养高素质人才团队。围绕重点产业布局,不断开辟振兴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实施产业人才激励措施,支持企业人才自主创新,建立核心关键岗位后备人才库,构建起企业的人才梯队,突出核心人才价值,打造骨干团队,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支持企业人才规模快速提升,扩大辖区产业人才规模,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首席科学家组团、领军人才团队、青年人才群体、卓越工程师集群,汇聚重点产业高端人才。

4.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坚持“按需引进、精准引进”原则,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以能力、实绩和贡献为导向评价人才,充分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打好人才基础。统筹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随迁配偶就业、老人赡养就医等问题,以全链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营造“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人才环境。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挖掘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时代楷模”“最美科技工作者”“大国工匠”,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5.健全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按照“母基金+子基金”的模式,构建“1+N”基金架构。在大连高新区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专项子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债权投资等形式,支持产业化项目、科技型企业。支持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激发区域天使投资活力,满足区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引聚市场化基金,构建涵盖原始创新基金、成果转化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并购基金的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

6.提高科技金融场景适配能力。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鼓励发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支持企业开展信用评级,鼓励开发以信用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产品,对守信商事主体在授信额度、期限配置、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构建支持科技金融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

7.提高财政科技创新资金效率。支持国有平台公司打造牌照齐全、资源协同、业务联动、风险隔离、管理规范的现代科技金融集团,通过市场化投融资方式,支持高新区开发建设、企业成长、项目落地。推动政银保担合作,推行“知保贷”“知担贷”“创新积分贷”等金融产品。借鉴国家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进经验做法,支持银行和基金开展投贷联动合作。优化政府性资金投资决策流程,提升市场化、规范化运作水平,强化投后管理服务,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五)建设高水平协同创新前沿阵地

发挥区位优势,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加强与全球创新高地高端链接和周边区域创新协作,不断打造内外联动开放发展新局面。

1.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一体化。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围绕大连自创区“一区多园多点”布局,强化与金普新区、甘井子分园、旅顺口分园、长兴岛分园、瓦房店分园等市内和省内其他区域合作,把握上海、江苏、北京、粤港澳等创新高地产业外溢契机,全面提升招商工作效率和质量。引进知名院校布局技术转移合作办公室,加强引进技术人才及科研成果。吸引国内、国际高端创新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际科技组织等落户,鼓励国内、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在高新区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

2.主动链接域外高端创新资源。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紧抓中日关系改善时机,大连建设“中日区域经济合作试点示范城市”契机,稳固与日本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加深在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动漫游、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传统服务外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强与韩国在影视制作、文化创意、健康医疗、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合作。依托“海创周”、日韩办事处等平台资源,加大对日韩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日韩企业、科研机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来高新区发展。加强与俄罗斯等俄系国家的科技交流和技术引进,支持建设面向俄系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发挥地缘优势重点引进智能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及科技成果。推进与以色列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以及创业风险投资等领域,搭建技术转移和交易平台、科技孵化平台、投融资平台和人才平台等,广泛开展科技、人才、资本、管理等各方面的国际合作,建设全国中以科技合作的先进区。

3.引导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RCEP、“朋友圈”及相关国际经贸合作机制,引导优势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建立经贸友好合作交流机制,大力发展与国际友好城市、国际组织、外国商会合作。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建立“走出去”企业培育库,加强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定期组织对外投资促进活动,为企业对外布局提供金融、法律、咨询等一系列服务。拓宽企业对外合作范畴。加大对外劳务合作市场培育力度,支持外派劳务企业在巩固日韩等传统市场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六)打造东北高水平创业高地

推动创业者、企业家、投资家间,以及技术、市场、资本等要素间的交流与链接,降低企业创新发展成本,做大“七贤荟”双创品牌影响力,打造“包容、普惠、创新”要素突出的营商环境,成为创新型企业汇聚热土。

1.推动创业孵化载体提档升级。实施国家级孵化载体培育工程,支持现有优质创业孵化载体争创国家级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聚焦智慧医疗、互联网教育、洁净能源、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细分领域,新建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持续引入国内外专业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引导现有孵化载体向专业型孵化服务机构转型,建立以增值服务和股权投资收益为主的盈利模式,配置高水平创业导师、市场化孵化基金,搭建共享实验室、共享小试车间等,提升企业管理咨询、商业模式重构、产业链资源对接、投融资等服务能力。引导现有孵化载体联动合作,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生态。

2.多种方式支持创业。开展前沿技术企业的挖掘和培育工作,明确重点扶持领域,通过公开路演、多元评审的形式,筛选一批团队水平高、技术水平高、市场评价高的科技型创业企业,为其提供投融资、市场对接、知识产权、宣传展示等服务支持。积极承办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赛、洁净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等国家级赛事,支持“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联合创业,支持三方共同参与研发方向选择、资源组织,组建由技术研发团队、商业拓展团队、运营管理团队、投资团队等组成的复合型创业团队。探索建立创业风险补偿机制,最大限度消除创业者、投资者后顾之忧。

3.培育新生代企业家。实施“百名新生代创业精英培养计划”,培育具备想象力、洞见力和行动力的新生代企业家。依托大连理工大学MBA中心,联合知名服务机构举办领导力训练营、游学营等活动,组织企业竞争战略、企业融资与私募股权等高级研修培训班,推出“新经济大讲堂”课程,提升企业家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开展拜师结对、导师面对面活动,邀请著名投融资专家、企业家、技术专家等提供一对一精准辅导。举办企业家发展高峰论坛,搭建产业资源、投融资对接平台,开展研讨互学、高端对话。选树先进典型,对优秀企业家创新精神和社会贡献进行系列宣传。

4.做大“七贤荟”双创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响“七贤荟”系列活动,持续丰富特色双创品牌活动,推动创业者、企业家、投资家间,以及技术、市场、资本等要素间的交流与链接。举办软件、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的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大赛,积极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有影响力的创业品牌活动。定期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客集市、创业诊疗等主题活动,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路演、场场有收获”。举办与上海、北京、江苏等地的跨区域创业交流活动,链接异地资本项目。加强品牌化运作与宣传推广,持续提升影响力。

(七)探索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

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立足破解东北体制机制障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科技管理、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东北振兴强基固本。

1.探索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机制,优化自创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加快形成适应市场、促进创新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重点支持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试点,放宽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条件。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科研成果转化岗位,试点实行技术经理人市场化聘用制,培养专业化技术经理人。

2.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建设目标,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数字赋能“三张网”建设,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上实现新突破。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高效办、主动办、创新办,在高新区形成“痛快办事”文化。

3.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建设目标,加快打造“东北一流”营商环境。探索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数字赋能“三张网”建设,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上实现新突破。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高效办、主动办、创新办,在高新区形成“痛快办事”文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实施

建立规划推进实施机制,制定规划实施推进方案,分解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健全目标责任制,促进“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部署地平稳推进。健全规划实施检测评估机制,重点突出在科技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新动能培育、战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在规划实施中期阶段,根据评估情况对工作目标与任务进行适当修订,引导自创区大连高新区片区建设科学有序推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抓好“高新20条”的宣传和落实,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进一步优化高新区政策体系。在数字技术、洁净能源、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知识产权等方面探索一批支持面广、突破力度大的政策试点示范。建立政策评估和反馈机制,广泛听取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见,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完善政策协调机制与落实督办机制,确保企业切实享受到各项政策优惠。

(三)强化要素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层面对我区项目支持和专项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产业及创新项目建设。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稳步推进项目落地。坚持质量绩效导向,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单位产出密度,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容量和经济产出水平。

(四)营造自主创新氛围

全面启动高新区品牌化工作,构建对外宣传新媒体矩阵,以“更有温度”的话语体系传播品牌,充分利用网站、公众号等自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和展示高质量发展成果,加强与所在城市的媒介推广联动,大力营造舆论氛围,提升各片区的影响力、美誉度和知名度。


展开

一、自然情况:大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目前辖区面积15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1.1公里,森林覆盖率64%。下辖凌水、龙王塘、七贤岭3个街道,常住人口30.7万人,户籍人口20.5万人。区内及毗邻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9所高校。二、历史沿革:高新区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区域拓展及调整。第一次是1991年的设区,规划面积为三部分:七贤岭2.8平方公里起步区,占地100万平方米的黄河路“科技一条街”和占地1.1万平方米的星海高技术中心。第二次是1999年拓区,将大连开发区20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归高新区,形成了以生物制药和数字装备为发展方向的“双D港”。第三次是2008年拓区,划入区域有:甘井子区凌水街道、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和大连奶牛场划归高新区;划出区域有:“双D港”划归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黄河路科技街划归沙河口区管理。至此,高新区发展空间扩展到153平方公里,从单纯的“产业园区”开始向“综合城区”发展。三、产业发展:近年来,高新区对产业规划进一步优化,确立了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优势,同频推动数字技术在元宇宙、车联网、洁净能源、生命健康、文化旅游、智慧海洋、智能制造、数字贸易等八大领域的垂直应用,形成以数字技术为主导,“1+8”产业共同发展的新业态。着力构建“一城六区多园”发展格局:“一城”,即英歌石科学城,按照“两年见雏形,五年正式运营”要求,将汇聚中科院等科技资源,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科技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和科研经济策源地。“六区”,即:凌水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区;七贤岭数字技术开发应用区;小平岛现代服务业区;黄泥川智能制造产业区;龙王塘休闲旅游区;龙头智能装备制造区。“多园”,即充分发挥高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溢出效应,助推更多产业项目落地长兴岛分园、金普分园、甘井子分园、旅顺分园、瓦房店分园,实现融合发展。四、科技创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又高又新”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高水平规划建设英歌石科学城。英歌石科学城位于大连高新区西部,交通便利、生态宜居,森林覆盖率达70%。区域规划面积44.3平方公里,约占高新区153平方公里总面积的30%。定位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加速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新兴产业策源地。2022年4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英歌石科学城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突出以洁净能源这个“1”为主线,向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X”个战略新兴领域深化拓展的科研方向,围绕“科研+科学家+城”深度融合的理念,建设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公园城市、宜居城市。中科院大学能源学院已于2021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已进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14个科研单元、1000余名科研人员。目前,科学城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基本实现“两年见雏形”的发展目标。截至2023年底,高新区已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创新平台211个。其中,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辽宁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8个。此外,还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7个、部属创新平台27个、省级成果中试基地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8个。高新区共有金融及金融服务机构141家。其中,银行机构21家,保险类机构6家,证券类机构7家,期货类机构3家,融资担保公司9家,小额贷款公司11家,融资租赁公司9家,权益类及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2家,创业投资等各类投资机构73家。全区境内上市企业3家,主要境外上市公司1家;新增辅导备案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5家,其中创新层4家。高新技术企业1269家,科小2786家,雏鹰737家,瞪羚69家,独角兽类企业5家,独角兽企业1家。大连融科储能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大连高新区是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人才特区试点单位。从2020年起,大连高新区连续举办中国海外学子(大连)创业周,吸引众多海外学子通过海创周回国创业,为推动大连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2年出台“高新人才10条”政策。2023年4月,大连高新区人才港成立,开启了以全领域支撑、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为核心的人才服务新模式。2023年6月大连市制定出台具有英歌石科学城特色的《关于支持英歌石科学城科研人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英歌石科学城人才集聚。全区现有国家级人才140人、省级人才170人、市级人才3800余人。

园区动态 优惠政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